cis 和 北尾吉孝 投资界两大巨头的对谈(1-3)

 


他于44岁在野村证券工作时,为软银集团(Softbank)担任上市操作负责人,因而与孙正义结缘,被邀约出任软银集团的常务董事,并发挥其资金运作的出色才干,为孙正义打造了日本软银帝国。后来,他则成立了与软银一度息息相关的SBI控股株式会社,并担任CEO一职,在软银发展史与日本金融界中,可说是极为重要的人物。

像是这种重量级人物与知名交易员cis的对谈,自然有不少可观之处,因此我们特别为各位整理了他们两人2007年在杂志上的对谈内容,以下部份,则是本系列的第一回,还请各位享用!


cis:初次见面,您好。

北尾: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中,能得到像您这样的客户使用E*TRADE(注:SBI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之一),并从中获利、增加资产,对于E*TRADE来说,是我们最期望见到的。

cis:对我来说,使用E*TRADE,包括手续费在内的事情,确实本身就有许多好处。

北尾:真的非常荣幸。对我来说,也是希望能为客户做些什么,才开始经营E*TRADE的。当然,就公司角度而言,还是需要盈利,但我们以薄利多销的理念来累积利润,在业界内也总算成为了领头羊。我们的服务始终以客户至上作为理念,一直不断改善,但不管怎样,也永远都有改进空间,这点还请不吝赐教,希望我们能在能力范围内多做点事。今天也是有缘才能在此相会,今后如果有什么问题,还请直接发邮件给我。

cis:我透过E*TRADE进行投资交易,资产也逐渐增加中,今年光是支付给E*TRADE的利息就已经超过1亿日元了。

北尾:太厉害了,真的是相当大的贡献。如果像您这样的客户能增加,大家双赢就好了。cis先生是买卖双方都做吗?

cis:是的,现在是上升市场,所以比较常买入。如果认为股价会下跌,也会进行卖空。几乎所有交易技巧我都会做。

北尾:您究竟花了多少年才学会这些技巧?

cis:我的话,从大家所谓的“日内交易”中做了一年左右便开始盈利了,之后就一直都在赢钱。

北尾:据说您是从100万日元左右开始的,那之后还不断投入资金,到了1000万日元。

cis:是的,包括做不好的时期,差不多投入了这些资金没错。我那时还在公司上班,连工资都一起投入了。

北尾:后来就顺利成为了职业交易员?

cis:是的。

北尾:真是厉害。据说现在资产已经有50亿日元了?

cis:是的,还在上班时,我们公司是帮电玩主机PlayStation造盖子的,我不断加班赚取更多加班费,每个月留下7万日元左右的生活费,剩下的钱则全部投入到E*TRADE里。

北尾:那可真是相当厉害啊。

cis:是的,因为短期内进行资金流转,所以复利也很高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您现在只运用自己的资产吗?

cis:是的,只用自己的钱。

北尾:完全没有运用别人的资产?

cis:别人的资产我无意操作,不仅有精神上的压力,法律还有税制部分都得留意,麻烦事很多。

北尾:确实。

cis:没错,用自己的钱就好了。

北尾:如果能像您这样赚这么多钱,确实是这样。之前和孙先生(注:Softbank社长孙正义)碰面时,他告诉我有与J:COM之男见过面(注:指B.N.F)。孙先生相当佩服他,希望他能帮自己操作资产,但却被拒绝了。像你们这类人,是不是只要一做起交易,就会每天从早到晚,甚至不眠不休?

cis:这倒不一定,但现在而言,我觉得做交易还挺开心的。对我来说就像是换了工作跳槽而已。

北尾:失礼了,请问您现在几岁?

cis:28岁。

北尾:啊,那还可以继续下去呢。像你们这种追逐着股市的人,也就是大家所谓的日内交易员,做交易时很耗费精力,因此精神上很吃力吧?

cis:是的。

北尾:所以要是不趁着年轻时做,年纪大了应该就很难了吧。

cis:我是想做到80岁,但最近在交易结束之后,也开始会感受到过去没有的肩痛和疲惫了。

北尾:我在纽约时,曾见过Steinhardt先生,他是STEINHARDT对冲基金的老板。他们公司有个巨大屏幕,上头投映着几支股票,好几个交易员盯着屏幕观察股价波动。看到时,我觉得自己无法做到这点。您是看什么来进行交易的呢?

cis:我会追随价格波动。举例来说,我会寻找强势板块中的强势股票不断买入。如果股价继续上升,呈长方形的形状,就会继续增仓。如果下跌的话,就进行止损。藉由累积来增加强势股票。虽然从交易量来看,止损的情况会比较多些,但总体来说是赢钱的。这就是我的交易手法。用这个方法的话,价格波动和流动性就代表了一切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要是资金规模变大,操作上也会变得困难是吗?

cis:是的。

北尾:这么一来流动性就更为重要了。

cis:没错。

北尾:小金额交易的话,只要追随价格波动就能赚到钱了。

cis:是的,我在资金达到3000万之前是最开心的时候。那时不管买什么股票都行,但现在除非是东证1部的大型股票,否则效率会很低。

北尾:E*TRADE就如您所知,是透过网络来进行操作的,无法像实体证券公司那样提供特别服务。像是大型股票可以请证券公司收购大量股票的这类大宗交易,是E*TRADE现在无法做到的。像是这样的大宗交易,您有做过的经验吗?

cis:没有。我基本都是在E*TRADE上操作,交易也大多是短期交易的累积。

北尾:如果您的资产规模继续翻至现在的2~3倍,可能就无法使用网络交易来操作了。

cis:也是有这种可能。

北尾:那样的话,就有可能进行大宗交易了,无论如何,资金规模越大就越难运用。所以最开心的交易时光,最多也就是到1亿日元为止,对吗?

cis:是的。

北尾:这之后就会非常累。您现在还不到30岁,还很年轻,所以没什么问题,要是像我年纪大了的话……

cis:北尾先生,虽然您这么说,但以现在我们交谈的感觉来看,您也还很有精神啊。

北尾:话虽如此,但我没法像您这样做交易,而且我基本上也没用自己的钱交易过。由于证券公司的规矩,是以在个人交易方面有十分苛刻的限制。

cis:您有帮别人运用过资金吗?

北尾:有的,但我在野村证券时,并没有个人营业的经验,第一次有这种经验,还是在纽约作为机构投资人的时候。所以要说经验的话,就是在Fidelity时吧。不过当时的单位非常大,我当营业员在Fidelity的最高纪录,曾以大宗交易为主体,1天交易了800亿日元。

cis:那真是令人惊叹。

 (2)

北尾:这个记录可能连野村证券都无法打破。当时我在运营富达(Fidelity)旗下一个名为麦哲伦(Magellan)的基金。当时有一位名叫Peter Lynch的证券经理人,手上集聚了过多的资金,一个人根本无法运营。也就是说,他的动向足以影响市场整体。要是他抛出某个股票,那个股票就会暴跌。与其相比,日本的机构投资家的影响力显得很弱。


cis:是的,现在高盛证券(Goldman Sachs)拥有巨大的影响力。比起那些分析师,高盛这个巨头的影响力才真正巨大,他们的升降评、买卖交易都是话题,而且也会对股价带来影响,就像不久前的村上基金一样。

北尾:是的,因为高盛具有相当的侵略性,所以有这种影响力也不奇怪。

cis:没错。

北尾:有很多野村证券的优秀分析师都跳槽到高盛这样的外资企业,不仅是野村证券,许多分析师都被外资企业挖去,这么说来,或许外资企业的报告更值得信任吧。

cis:我个人觉得新光证券的报告写得很好,只是对市场几乎没有影响力可言。

北尾:是的,就现在而言,你的言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不是?你会写博客吗?

cis:我不写博客的。

北尾:如果写博客的话,应该会有很强的影响力吧,不过就言行会被放大检视的情况来看,只能说是有好有坏吧。

cis:是的,要是将所有操作手法都公诸于众的话,必然会被放大检视,这点真的很难。

北尾:但也有被许多人视为意见领袖的交易员还挺常上电视的,只是他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没有从交易中赚到钱就是了。

cis:常出现在媒体面前,写很多书的人也有不少是这样的,在富豪榜上也看不见他们的名字,所以总让我觉得他们其实根本没有赚到那么多钱。

北尾:说到富豪榜,让我想起了一件事。现在担任Tower投资顾问的清原达郎,曾是我在野村证券时的部下。在纽约时,他才刚结束留学,我就将他收入麾下,让他研究并使用比率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。

cis:原来如此。

北尾:对,虽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也面临了资金过于集中,难以运营资产的问题,另一方面,如果转向小型股票出手,可能又会有着抛不出去的风险存在。

cis:是的。Tower投资顾问成为了某支新兴市场股票的第一大股东,但股价却一直在下跌。要是现在抛出的话,也只会让那支股票变成跌停板而已。

北尾:是的,如果变成这样的话就很危险。最近的新兴市场经常会出现不好的传闻或负面新闻,使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股票敬而远之。

cis:现在几乎没有半个散户会想长期投资新兴市场。以前可不是这样的,但现在如果要长期投资的话,还是买东证1部的股票比较平稳,大家全都这么认为。约莫五年前,新兴企业的成长与股价上升有所关连,所以想投资就会去买新兴企业,结果这种风潮才不过一下子就改变了。

北尾:现在就是这种情况,果然活力门事件之后,人们都很难相信那些数字了。不过这种情况也快改变了吧。(注:活力门事件发生于2006年,由于活力门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涉嫌违反《证券交易法》而遭到搜索,导致日本股市在接下来数日内大幅下跌)

cis:还有,对外行人来说,由于财务报表太过高深,所以也很难读懂。例如有些公司财务状况比预期来得高,资产也有所增加,虽然现金流动是负的,但每年的利益都在增加中。像这样的公司突然破产,会让外行人根本搞不懂发生了什么,就算是专业人士,也顶多是觉得可疑而已,无法完全看透。一旦发生这种事,市场整体的信用也会跟着受损,给人的印象也会变差。

北尾:是的,活力门事件后,看起来不妙的事可说层出不穷,像是软件公司的循环投资之前才成为热议话题,软件盘点也有被利用的危险。现在法律方面终于收紧,人们对数字的信任感才总算回升。但也不能仅看资产负债和收入情况,现金流动也得好好研究。你是以交易量和价格波动作为重心,所以是否不太在意财务报表的数字?

cis:我做的非常短,交易有八成都是在当天买卖的。进行交易时,我也会考虑负面新闻带来的风险,所以不太需要在意企业的财务状况。此外,要是只看日线的价格波动,那么企业的财务和业绩其实并不太会影响到实际情况。所以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,以股价波动和流动性作为中心来进行交易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到目前为止,你都只做个股交易吗?像期货那类的会做吗?

cis:是的,对我来说,个股比较容易了解。不过这点也想拜托E*TRADE,如果我要做期货的话,就需要移动资金,考虑到资产效率的问题,就会变得很难操作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

cis:将其统一管理,可以不移动资产就进行期货和选择权交易,说不定透过网络来交易日经期货的话,交易量就会变成现在的20倍吧。

北尾:这应该有改善的余地。不久之后,我们公司也会设立网络银行,经由网络银行账户链接的话,应该可以统一管理。

cis:作为业界的领头羊,还请SBI务必有所行动。

北尾:我们会进行研究的,现在也打算做PTS,不久后应该能拿到许可证。(注:PTS,Proprietary Trading System,私营交易系统,即券商可以提供在非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时的证券交易。)

cis:真的?

北尾:是的,如果顺利的话,我们会将其加以活用。这项PTS会和高盛一同合作,除了我们,还有另外四间公司也有意参与,规模应该会相当大。

cis:了解。

北尾:像是现有的夜间交易规模那样,是没有意义的。

cis:没错,流动性太低了,没有任何吸引力。

北尾:是的,所以我们希望做出一个可以在那里好好进行交易的市场。就我而言,希望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扩大市场,这样才足以回应各种需求。

C:期待你们的成果。

北尾:不过对你来说,主要考虑应该是如何扩大资产才对,因此股市涨跌并非问题,问题在于体力是否能支撑下去。

cis:确实如此。虽然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还说这种话有点奇怪,但直到现在,我都是为了生活在赚钱的,一直以来都是这样。由于今年孩子也出生了,所以还得考虑教育费、生活费等等的问题。不过为了维持生活的钱已经相当充足,就算不继续交易也够了,从这个角度想的话,说不定我会放弃交易吧。

北尾:嗯,原来如此。

cis:所以关于我的体力究竟能否持续下去,这可能的确是该考虑的事。

北尾:我在见到Steinhardt先生时就是这么想的。要像那样从早到晚一直盯着市场,我是办不到的。不只是美国股票而已,因为也买日本股票之故,还得盯着日本市场才行。

cis:同时做日本股票和美国股票确实很吃力。

北尾:连睡觉时间都没了。我在纽约时,至少会看完日本股市的前半场。然后因为美国和日本有12~13小时的时差,为了和其它证券公司拉开差距,所以会先在上半场时买入。打个比方好了,如果我在300日元时买入某企业的股票,而当天的约定价格是305日元,其它证券公司会在305日元卖出,而我则用304日元卖出,这么一来大家都会来买我的股票,1股就能赚到4日元。但这么一来,半夜就没法睡觉了。当时是靠我的市场观念,仅仅在前半场时买入,多的时候还买过100亿日元这个数字。当时担任的是科长,但买入的责任,全都得自己来扛。

cis:要是我在前半场买入100亿日元的话,实在没有自信保证当天的收盘价会更高。

北尾:对吧,我也没太大自信,只能计算好盈利再来进行调整。 不过基本上,当时倒是没出过什么错,要说为什么,其中之一是因为有”股市因应计画”这个东西的存在,会根据野村设定的因应计画,判断股市会怎么变化。比如要是某一间公司拥有的土地价格变高了,大家就会一起买入那间公司的股票。是真的有过这种奇怪的时期。有一个叫做Q ratio的指标,根据实质纯资产倍率来判断股票是否可以买入。说是资产,但其实有工厂却没在运作的也会被算入资产内,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出股票的价值,大家也会纷纷买入。因为是那样的时期,所以可以进行预测。现在就难了。

cis:现在还是会靠这类的预测快速买入,但是抛得也很快。由于盯着的人也变多了,所以他们会觉得奇怪,或是认为这个股票是不是很便宜之类的,吵吵闹闹地跟着交易。由于有那么多人盯着,所以股票会以不和市场价格太过偏离的适当价格持续推进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

(3)

北尾:有时看着SBI的股价,让我总想着SBI的股价为什么会这么便宜,您知道原因吗?

cis:我大概知道散户之间的不同看法。有一半以上的散户认为SBI这家公司很好,北尾先生的运营方式也很好,E*TRADE也很好用,这些都是好事。但由于是新兴企业,而且是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运转,从零开始建立的,所以在过程中产生的增资,股票互换等等,会使得市值虽然增加,但股票发行量也随之增多,让股东的股票占有率下降的情况发生。纵使公司在成长,但于此同时,股票发行量也在增加,尽管公司变大了,股东仍是看不见前景。举例说明,要是公司的市值从一千亿日元增长到一兆日元,股价应该变为十倍。但新兴企业为了筹集资金,继续壮大,股票发行量也会跟着变为十倍,是以股价会维持不动。反之,如果发行量变为十五倍,那么股价反而还会下跌。实际上,JASDAQ中,软银投资在上升期时进行了三次股票分割,即使考虑到新股发行的事,股票发行量也还是增加至4.3倍,使得股东的权利因此减弱。这种情况会不会永无止尽地持续下去,这个问题在日本新兴企业的发展中,则成为了大家最不放心之处。这个部分在散户里,已经成为了大家对于日本新兴企业的偏见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成长中的企业还是需要资金,就某种层面来说,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资金。就我而言,是会想要提升EPS(每股盈余)的,但举例来说,有时可能会在企业内进行重组时,增加了股票发行量,尽管经营方针是提升EPS,但结果还是下降了。不过只要收益能如期而至的话,情况又会有所不同。所以建立网络银行、网络秩序,能获得和E*TRADE一样的收益率,情况就会有所反转。我认为只要忍耐过这段时期就好了。此外,股票分割对于个人资产来说其实是中立要素,毕竟持有的股票也会随之变多。

cis:确实,从SBI的角度来看,不管是财务、收益、经济实力等方面,在现在的飞跃期中,我也会选择这么做。毕竟财务方面也是以投资作为主体的,所以能做的事情有很多。包括证券公司,建立银行,做保险等等,因此现在还只是起步,这之后还会飞速成长。

北尾:能让您拥有这样的印象让我十分荣幸。我不久前去了伦敦,和海外的机构投资家交流时,他们也都同意这样的观点,认为现在是最辛苦的时候,同时对于我们的经营战略也给予了好评。但也正如您刚才所说,成长中的企业需要资金,有时EPS也会下降,像是软银也有这样的时期,但关键还是在于企业究竟有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成长。

cis:如果是北尾先生这样的经营者,我可以想象得出,SBI在十年、二十年后一定会比现在更好。但如果只从股东利益来考虑的话可能又不太一样。比如说,你们在JASDAQ上市时的股价是?

北尾:2000年12月上市时是150万日元,当时公司名称是”软银投资”,正好是互联网公司泡沫的鼎盛期,只要是互联网相关的股票都会暴涨,那时软银自己是20万日元不到,雅虎甚至达到了一亿日元。所以跟当时的价格相比,有所下跌是正常的,反倒是当时的股价才是异常的。

cis:确实如此。当时若是没有筹集资金,公司是不会成长到这个程度的。

北尾:那时要是没有筹集资金的话,软银投资可能已经破产了。

cis:是的。但以股东角度来说,要是当时不去筹集资金,与E*TRADE合并时也不筹集资金的话,股票发行量应该是现在的四分之一。SBI企业现在的市值是4500亿日元左右,所以当时应该是1000亿日元。这个差距对于股东来说才是理想的。

北尾:软银投资和E*TRADE合并时,双方的市值都是200亿日元左右。当时有谁能预测得到现在E*TRADE的盛况呢?除了我之外,恐怕没人会相信E*TRADE能在网络证券中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吧。当时还有MANEX证券、松井证券,谁都没想到E*TRADE能迎头赶上。能做到现在这样,还是多亏当时的合并增强了资金实力。

cis:我对于北尾先生当时明确的决策深感敬佩,企业合并、成长、升级服务器、降低手续费,这些都多亏了北尾先生高超的经营手段。但另一方面,许多新兴企业筹集了大量资金,高调收购海外公司,但却过了好几年都不见盈利,最终以亏损收场。这在新兴企业中并不少见。

北尾:确实如此。新兴企业想存活下去真的很难,就像不久前的活力门事件,他们市值突破了8000亿日元,某个女性占卜师还说股价会涨到5倍,结果就变成那样的事件了。正因为这样的事不断发生,新兴市场才变得不受信赖。

cis: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好公司和坏公司都会被一视同仁的看待。

北尾:现在的新兴市场中,很少有像是松下幸之助(松下电器创办人)、本田宗一郎(本田汽车创办人)、稲盛和夫(京瓷公司创办人)这样真正的经营者出现。从零起步,经历十年以上的长期努力,还能让公司存活下去的人,也就只有孙正义先生了。孙先生在1981年就在日本创立了Softbank并存活至今。新兴市场应该要不断出现这种能持续十年以上的经营者才对,但因为各种问题和错误投资,使大家都受到了挫折,因此新兴市场才会逐渐失去众人信任。

cis:因为他们想快速成长,就会进行大规模的资金筹集、积极收购别的公司,结果几年后就会开始无力收购,亏损离场。最后还是出现了负面影响。

北尾:是的,而且市场变动非常快。由于环境变化,几年前还可以做的某种产业,可能现在就行不通了,因此得要抓准趋势,比他人先行一步。为了这么做,还是需要大量资金。幸好SBI通过现有事业就能赚取足够资金来投资新的事业,形成了良性循环。

cis:这对于想投资企业的股东来说是一件好事。但即使如此,SBI还是陷入了分割股票、股价无法上涨的处境,而对于其它新兴企业来说,他们需要筹集的资金甚至更多。因此,个人投资家会将新兴企业视为“股票印刷机”,是以不会长期持有。我和几位机构投资家交流过,他们表示,由于新兴企业会进行股票分割,增加股票发行量,所以投资时也会谨慎考虑这一点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有些企业会持有过多的现金,甚至不贷款就开始运营,但真正的上升企业应该都会有适度的贷款和融资。那些拥有过多现金的企业真的能好好运营吗?这反而代表了他们无法适当地运用资金来运作公司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样的公司是没有前景的,投资家也不应该购买这类股票。在美国,这种成长力下降的企业会设法提高EPS来吸引机构投资家。机构投资家如果想长期持有股份,就应该买入那些具有成长力的企业。此外,从一般的利息水准来判断,比起将钱放在银行,其实还有很多事业稳定的股票可以买入。过去机构投资家会购买这类股票与成长中的股票,藉此达成平衡,这么做的人不在少数。现在机构投资家的想法,是否比较接近日内交易员的想法了呢?

cis:因为没人买,所以股价会下跌,由于股价下跌,所以不会去买,这样的循环是存在的。

北尾:是的,许多个人投资家都抱持这样的想法,日内交易当然可以这么做。由于靠这种方式赚到钱的人都在支持着E*TRADE,所以我也希望这样的人能变得更多。但另一方面,要是机构投资家无法从长期角度来进行投资的话,那么机构投资的名号是否就名存实亡了呢?就像买寿险也需要从长期来看吧,但最近的机构投资家已经不太会从长期来观察企业成长了,只会从短期来看而已。

cis:这种情况的确存在。

北尾:是的,巴菲特就是通过长期持有股份来积累庞大资产的。孙先生也说,Softbank还会有所成长,所以绝对不会抛售股份。我认为机构投资家应该要具备这种眼光和做法才是。

cis:作为个人投资家来说,我还是希望股票的EPS和BPS(每股净资产)不断成长。在日本,股东基本上只等于获取分红的权利人,但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,能像美国那样拥有企业的运营权,并将股东视为企业的老板之一,我个人会希望投资那样的公司。

北尾:如果能有比我更厉害的人,处在我现在的位置上,能够做的比我更好,我绝对会立刻让贤。但因为这样的人一直没能出现,所以我才做到了现在。但再过个三、四年,我构想中需要十年来建构的基石也就要完成了,相当于一个阶段的结束。作为经营者来说,虽然还是很在意股价,但依旧得着眼未来才行。对了,说到股东,我每天都会上去看E*TRADE的交流板块,已经不看雅虎论坛了。

cis:原来如此。

北尾:是的,E*TRADE交流板块有许多值得参考的意见,要是有好意见,我就会立刻召集相关人员讨论,利用这种听取股东意见的方式,让公司发展的更好。要是能听到各式各样的意见就更好了。

cis:在日内交易员中,有一个对于E*TRADE的共通愿望。日内交易员每天都要交易好几次,并且根据信用余额、股票购买力来进行交易。由于会有当天买入当天抛出的状况,所以由于信用余额不足,因此无法进行交易的人相当多。这部份是否能做到将四天后结算的现金作为担保,好让他们当天就可以进行交易呢?这么一来交易量也会增加,可以赚到更多的手续费和利息。

北尾:这并非不能办到。

cis:是的,要是能做到的话,E*TRADE的收益和股价都能翻倍吧。

北尾:原来如此。

cis:如果能实现的话,用户应该可以变成现在的三倍之多。

北尾:我认为应该可行,毕竟还是有担保的。我会再找相关负责人商讨。

cis:感谢。

北尾:我只要听到能够实行的意见,就会立刻着手处理,为了能让我们的服务更好,日后也还请多多指教,今天非常感谢您。

cis:非常感谢。



全文完   来源:交易进化论EVO

发表评论

0 评论